完善立法、加快服务外包转型升级、数字化手段赋能DDR国际商事多元解纷中心

加快全面推进大连数字服务贸易对外开放


        大连是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也是全国第一批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拥有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中国(大连)跨境电商综试区、高新区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等多个高能级开放平台,对于建设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创新发展能力的数字服务贸易产业集聚区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为加快全面推进大连数字服务贸易对外开放,今年两会,市人大代表王淑敏、刘春静提出完善立法、加快服务外包转型升级、数字化手段赋能DDR国际商事多元解纷中心等建议。
        现状
        我市数字服务贸易对外开放成就突出
        2023年,大连市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实现86.67亿美元,全市服务外包新增就业人员8500人,成为吸纳高端人才就业强磁场。大连市推动波士顿科学亚太服务共享中心、FPT亚太区域技术支持中心、诺华技术支持中心等10余个数字产业项目落地。完成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评估工作,大连市创新优化外国人来华工作便利化服务举措成功入选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第三批“最佳实践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目前大连软件园共有软件著作权登记4746个,软件产品登记5400个,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369个,整个区域聚集高技术人才近10万人。我市数字服务贸易对外开放成就突出,但在立法、软件服务外包企业裁员或业务转移以及DDR国际商事多元解纷中心方面仍存在明显不足。
        问题
        立法缺失   未制定数字贸易促进条例
        我市已印发《大连市促进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但未制定数字贸易促进条例,存在着立法缺失现象。《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管理办法》《大连市外商投资促进条例》等集中体现了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对外开放的最新水平,但未涵盖数字服务贸易内容。立法滞后不利于数字服务贸易的发展与开放。虽然我市已经出台《大连市外商投资促进条例》,但是在推进数字服务贸易的外商投资准入方面仍有待加强。数字服务贸易对外开放势必引起争议的频发。大连市有必要推广、完善解决数字服务贸易争议的“一站式”法律救济体系。我市以大连开发区法院自贸区法庭为平台,设立DDR国际商事多元解纷中心。自中心成立以来,共调解成功700余件商事纠纷。先后有20件重大商事纠纷分流到中心的仲裁机构进行裁决,涉案标的额超5亿元,有2000余件商事纠纷委托中心的调解组织进行调解,调解成功率达50%,数字化水平有待提高。
        建议
        两位代表提出三点建议
        为加快全面推进大连市数字服务贸易对外开放,市人大代表王淑敏、刘春静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完善立法。制定大连市数字贸易促进条例,对接数字服务贸易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推动制定和实施数据跨境流动及存储、知识产权保护、新兴数字技术等方面的规则,稳步扩大数字服务贸易制度型开放,促进数字服务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健康持续创新发展,为数字服务贸易的开放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加快服务外包转型升级。我市通过一些新政继续吸引外资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开拓其他领域,改变以软件外包为主的格局,加快发展高附加值业务。一方面以创优营商环境助力软件产业重新振兴,另一方面为广大企业提供良好政策环境。引导企业“走出去”,鼓励龙头企业在海外设立研发基地和离岸外包交付中心,鼓励与世界500强企业开展双向合作,促进大连企业增加在海外建立研发基地和离岸外包交付中心的数量。
        数字化手段赋能DDR国际商事多元解纷中心。完善协调创新、共享使用的司法大数据机制。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推进“一站式”服务中心转型升级,为当事人缩短纠纷解决时间、降低纠纷解决成本、提高司法解纷质量。
        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岳宇艳
        


辽宁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24-81680063 举报邮箱:jubao@ln.gov.cn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11-82488888 邮箱:netinfo@bdcb.cn
辽公网安备21020302000523号    辽ICP备08004184号-2    ICP许可证 辽B2-20190382
Copyright © 2008-2021 BDCB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大连半岛晨报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