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大教师抢救患儿致上课迟到被处分,公众不买账

双重身份下,救人和育人哪个更重要?


        在小儿科门诊,主治医师俞莉的挂号费用是每次10元。
        她从事儿科医疗6年,每周四上午出诊。但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挂号页面中,即将到来的2024年6月20日(周四)标注了一行红色小字:临时停号。
        一个多月前,一个本该在8点授课的周五早晨,她发现自己分管的一名患儿病情突然变化,疑似脑出血。她随即进行紧急处理,救治完成后赶去教室,抵达时间为8点29分。
        这个早晨随后被详细记录在一则大学老师被处罚的通报中。那则通报提到,俞莉上课迟到29分钟,最终被认定为教学差错,予以扣除当月奖金、全校通报批评以及取消年度考评评优评先资格。
        6月16日,“南方医科大学教师因救人上课迟到被罚”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热议。同天,南方医科大学通报称,已关注到该校第一临床医学院教师被通报的网络信息,正在向相关单位了解核实情况,后续将跟进处理。
        该校大三学生林斌(化名)对记者说,他始终坚信生命至上。对于如何对待医学类院校这种特殊事件,希望得到一个令人能够接受的处理范式。
        迟到的授课
        俞莉迟到的那节课是“Pedi-atrics”,即“儿科学”。
        这是她所教授的三门课之一。林斌向记者提供了俞莉的授课课表,2024年3月29日六七节“儿科学”,属大课,面向2021预防科学四个班共计177人;4月22日6至9节、5月10日1至4节都是“Pediatrics”,只面向2019临床医学(英语授课)班级,一堂课62人。
        5月10日的课需要全英文授课。按照林斌说法,这门课是面向该校留学生,一节课40分钟,上4节,讲一整个上午。“这门课学校会请很多老师,每个老师讲他最拿手的一节课。俞莉老师讲的就是儿童危重症。”
        但这次授课生出了变数。根据该校发布的《关于2023学年春季学期儿科教师上课迟到事件的查处通报》,学生反馈上课铃响但授课教师未按时到达教室。
        通报称,当时俞莉分管的患儿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死亡风险高,所以她在授课前到达科室查看患儿情况,其间患儿出现双侧瞳孔反射稍迟钝、颈部置管处渗血等情况,疑似脑出血,遂进行紧急处理,俞莉因情况紧张未能及时报告教研室,最终导致了迟到事件。
        临床医学系一名老师在获知情况后立即到达教室安抚学生,并与俞莉保持联系。俞莉在处理完紧急状况后,于8时29分赶回教室并做好后续课程教学安排,完成了授课任务。
        通报还显示,根据《南方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教学事故(差错)审定及处理办法》文件规定,“因上课不守时(迟到、早退、中途离场)造成授课时间延误在15分钟—30分钟的,认定为严重教学事故。如因特殊情况发生教学事故(差错),则视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南方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即前述南方医院,也是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根据通报,俞莉当日迟到时长为29分钟,但是为了抢救病人并非故意为之,且俞莉在问题处理完后及时到达教室,将授课内容妥善安排,顺利完成了授课任务,未造成不良影响。经研究决定,对俞莉做出以下处理:认定此事件为教学差错,扣发俞莉5月奖金2000元,在全院范围内通报批评,取消俞莉本年度考评评优评先资格。
        这一通报内容引起网友质疑。有教育学者撰文称,网友质疑这一处分,是出于朴素的认知:为了抢救病人而迟到,这是事出有因,为何学校还要对这名教师进行处罚?“医疗教学确实跟普通教学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是认知上有一定的差距。”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其实已经降了两级处理了(指减轻处分),写那么详细,就是为这个医生充分解释说明,但是可能还是存在一定的误解。”
        无法授课之后
        医学类院校学生对老师临时无法授课的情况并不陌生,医院总是充满突发状况。
        中国医科大学研究生李亮(化名)见过各式各样的应对方案,有的老师忙于手术,安排自己的住院医师或助教老师前去解释:“那边正在抢救”“病房有事儿实在走不开”“在手术台上没下来呢”。有的老师会直接在微信群、QQ群提前告知。
        李亮提到,在临床医学的学习中,教学内容切分得很细,涉及多个系统、多种疾病,每个细分领域的任课教师会相应改变,讲授各自的专精方向。在这类教师更替频繁的课程中,有时教师没有及时到场。绝大部分情况下,学生们是表示理解和默许的。李亮说:“毕竟老师们要兼顾教学与诊疗工作,大家都是很累的。这些情况时有发生,更多都还是理解。”
        按照情况和制度差异,会有不同的解决方式:暂时自习等待、临时调课或换人代课。部分医科大学教务管理科会为突发状况提前安排课程备班,即若科任教师A因故不能授课,教师B就会临时顶替,进行应急预案排班,避免出现“空课堂的教学事故”。“我们替班老师一般是教研室资历较浅的老师。遇到突发情况,比如医院那边突然有病人要抢救,就会启动应急预案。”东北某医院一名医生告诉记者。
        锦州医科大学一名在读研究生称,自己所在的学校没有备班制度,如果任课教师临时有事,会协调其他合适的时间补课。但林斌觉得学校很难协调备班方案:“因为老师同时也是医生,除了管病人,也要管实验室、带学生、开会,还有义诊。每个老师的时间都很满,排课的人也很难去协调。一门大课至少四五个老师授课,要考虑在哪个教室、什么时间,也要考虑老师的出诊时间,很困难。”
        教学与临床的冲突
        对于大学附属医院的医生来说,协调教学与医疗任务属于日常难题。
        “大学附属医院的医生是双重身份,第一种身份是医生,第二种身份是老师。”在华中地区某大学附属医院一名主治医师看来,本次争议中,俞莉遇到的是“理由最充分”的情况。但除了治病救人外,他们在日常工作中还会遇到很多更难的抉择,比如开会和上大课的时间起了冲突;头一晚在医院值夜班,第二天一大早就要给学生上课。
        医院安排的值班时间,有时会和学校的上课时间重叠,这时大多要靠医生自己协调。
        按照该医生说法,这一问题的产生与大学附属医院的管理模式有关,学校及其附属医院是相对独立管理的两个单位,教学任务和临床任务分属不同单位,高校教学科负责管理教学任务,附属医院则管理临床工作,各自拥有不同的行政体系与运行规则。医生很难以临床突发事件为理由向学校请假。“现在的情况是,在医学院那边,管教学的跟管临床的没有关系。”
        该医生觉得,医生普遍压力较大,教学、临床、科研均占据大量的时间精力,“医学院这边,现在对教学抓得很紧,考勤普遍变得比较严。临床上的任务多,医院的考核也多,出院率、转床率、投诉率、药占比,各种各样都有。科研也必须‘卷’,因为涉及晋升。”
        他会很明显感知到,教学与医疗任务量都集中在临床一线医生身上,医教研很难兼顾。
        “我们天天强调的就是这三个(医教研)要一起发展,不能有缺口。但是他们不会给你把时间完全排开,经常有矛盾的地方。”李亮说,“有讲课资格的老师最起码都得是副主任、副教授这个级别。但是现实情况是,他们一边在医院带治疗小组救治病人,一边还要兼顾医学院的教学科研工作。”
        如果遇到教学与医疗任务安排冲突,医生会怎么处理?上述医生的回答很迅速:教学优先。“因为它是真罚。临床上有各种方法可以跟别人解释,手术可能要往后延,但教学这边,不到就是不行,迟到5分钟以上就算是教学事故。”
        网友热议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什么时候才能改一改形式主义的毛病?
        ●违反教学制度该罚,一心为患儿是否该奖?既然罚得分明,能否也奖得公平?
        ●救人要紧,老师分身乏术,既要又要还要,过分了!
        ●救死扶伤,是医生天职,应该提倡。如果处罚,那就另外奖励救人这一项。树立正确价值观。
        ●太教条了吧?人命可比上课重要多了啊。
        ●这位老师师德医德都在线,不应该奖励吗?
        本版文图综合南方周末、上观新闻
        
    ■世相观察
        抢救患者耽误上课是否该罚?
        程序化规定应为生命让位
        □特约评论员孟嘉多   俞佳欣
        6月16日,#南方医科大教师因救人上课迟到被罚#登上微博热搜第一。在南方医科大学发布的查处通报中显示:今年5月10日授课的俞莉老师发现其科室的患儿病情危重,遂留下来紧急处理,导致未能及时赶到教室,上课迟到29分钟,最终被认定为教学差错,予以扣除当月奖金、全校通报批评以及取消年度考评评优评先资格。网上一边倒的舆论在为这位老师鸣不平的同时,也对这家高校的“思政课”一票否决。
        南方医科大学作为医学类院校,除了培养学生精湛的医术以外,医学伦理、价值观与职业操守都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俞莉老师用自己的亲身行为为学生上了医护人员最好的一课——救死扶伤,生命至上!这本是课堂最好的医德教育,却在事后受到了处罚。如此是非不分,引发网民热议。
        严格教学纪律本没有错,但凡事都有特殊情况,救死扶伤和按时上课孰轻孰重一目了然,但南方医科大学却强调了后者。如此是非不分的处罚暴露出该校行政管理执行僵化以及对生命的冷漠。
        根据《南方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教学事故(差错)审定及处理办法》文件规定,因上课不守时(迟到、早退、中途离场)造成授课时间延误在15分钟到30分钟,认定为严重教学事故。如因特殊情况发生教学事故,则视具体情况进行处理。既然校方在核实俞莉老师为抢救病人而延误上课时间,并非由于个人原因,且在事后顺利完成了授课任务,未造成不良影响,为何不能算“特殊情况”,采取特事特办的处理方式?不分青红皂白的僵化执行背离了医生救死扶伤的天职,处理一个优秀的好医生、好老师,是开了个恶劣的先例,更寒了天下医护工作者的心。
        南方医科大学事件并非是个例,有不少地方的行政管理都存在这种“程序性官僚主义”。表面上一本正经地按照规定办事,却只讲单一的规定,不考虑实际情况,这其实已经将规定异化成了一种形式主义作风。上课不迟到已经不是为了维护教学秩序,而是为了规定本身的不可撼动,这是一种典型的官僚主义。
        对于这种情况,本可以采用更加人性化的处理方式。2023年9月,外卖小哥朱会宾到店取餐时,发现店内的老板和厨师都因煤气中毒陷入了昏迷,当即拨打了急救电话,将二人送往医院,自己却因订单超时扣了服务分。在了解到情况后,服务点撤销扣分决定,并授予朱会宾先锋骑手的称号。
        外卖平台在面对紧急情况时,尚且能够鼓励救人,而以“生命至上、救死扶伤”为宗旨的医学院却背道而驰。南方医科大学不仅没有借此生动实例为学生上好思政课,反而用一纸是非颠倒的处罚背离了医者初心。
        


辽宁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24-81680063 举报邮箱:jubao@ln.gov.cn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11-82489026 邮箱:bandaochenbaoxinmeiti@yeah.net
辽公网安备21020302000523号    辽ICP备08004184号-2
Copyright © 2008-2021 BDCB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大连半岛晨报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