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域有多少只斑海豹?每天都在“忙”些啥?

红外无人机出马 首次夜间监测斑海豹


        晨报讯(王莹莹   半岛晨报、39度视频首席记者张锡明   实习生陈虹伶)   白天斑海豹活动频繁,在岸滩上休憩的数量相对较少,夜晚陆续上岸,凌晨2点钟,大部分处于酣眠状态,基本不再活动,上岸峰值出现在凌晨5点……近日,多家单位科研和技术人员共同前往虎平岛和蚂蚁岛,应用无人机机场和红外监测技术,对斑海豹两处集中上岸点进行了25次监测,开展斑海豹种群数量监测,且首次应用红外监测技术在夜间对斑海豹进行监测。
        为期4天的监测工作中,在大连虎平岛海珍品有限公司的支持下,斑海豹保护区、国家海洋监测中心、辽宁省大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大连理工大学(华软科技有限公司)等科研人员通过监测,初步了解斑海豹种群日活动规律,凌晨2点钟,斑海豹大部分处于酣眠状态,基本不再活动。峰值出现在凌晨5点,西桩石出现135头,石线岛出现166头,对比2024年同期监测数量大幅提升。
        斑海豹种群数量监测是斑海豹科研工作首要任务,是斑海豹保护成果体现的风向标。以往的每次监测都需要船只、无人机设备、无人机飞手等多方面的保障,成本高,成果少,没有连续性,一直是困扰保护区一大难题。
        斑海豹保护区相关人员介绍,科技赋能,创新技术的不断引入将成为斑海豹保护管理、科研监测发展的时代必由之路。红外无人机机场布设的实验测试,无打扰、自动运行、实时传输、精准高效、性价比高等诸多优势展露无遗。初步预测,一年365天,除去恶劣天气影响,每天两小时飞行一个航次,每天起降10个航次,年均可实现3000个航次的监测。且可实现精准、无打扰大数据的积累。该技术无人机的监测点位是固定的,数据是连续的,可对比,可追溯。
        斑海豹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毕恒涛表示,人工智能AI介入,保护区科研监测保护管理效率实现再提升,完全可以实现斑海豹种群日变化、月变化、季变化、年变化的统计和活动规律的掌握;测绘技术的应用,可以更有效地对斑海豹体长、体宽进行统计,了解种群健康状况,实现斑海豹个体识别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辽宁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24-81680063 举报邮箱:jubao@ln.gov.cn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11-82488888 邮箱:netinfo@bdcb.cn
辽公网安备21020302000523号    辽ICP备08004184号-2    ICP许可证 辽B2-20190382
Copyright © 2008-2021 BDCB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大连半岛晨报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