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野生动物园20只东北虎“非正常死亡”

动物“乐园”何以变“悲园”


        据《中国慈善家》杂志5月13日报道,安徽阜阳野生动物园在未取得人工繁殖许可证的情况下,违法展示展演、人工繁殖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北虎。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该动物园已出现大量野生动物死亡,其中包括20只东北虎、2只非洲狮、3头长颈鹿等珍贵野生动物。目前,园区内存活着的16只东北虎以及非洲狮、长颈鹿、黑熊等动物,长期被关在运输铁笼中,空间狭小,恶劣的生存环境令人担忧。
        目前,当地已经成立联合调查组,对此进行全面调查、严肃追责。
        园没建好动物先来了
        阜阳野生动物园是一家民营动物园,运营方为安徽七彩野生动物乐园有限公司(下称“七彩公司”)。
        媒体报道显示,2018年11月,阜阳野生动物园迎来首批入园动物——12头长颈鹿。之后,随着园中动物越来越多,该动物园成为皖北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野生动物园。据了解,阜阳野生动物园的建造过程并不顺利,曾因土地使用问题停建近2年。阜阳市颍东区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园方原本计划2019年5月开放,但实际开业时间为2021年5月。
        但无论如何,动物园还没建好,动物就已经来了。2018年4月,七彩公司与阜阳腾飞驯化展演有限责任公司(下称“腾飞公司”)签订合同,腾飞公司将33只东北虎、5只非洲狮、11只黑熊、3只骆驼等动物,以总价254.3万元转让给七彩公司。腾飞公司法定代表人李良华表示,2019年4月,公司从上海运回25只东北虎,却发现阜阳野生动物园停建了。“我一看环境根本不适合东北虎生存,就不敢再将其他东北虎运过来了。”李良华说。
        无资质非法展演多年
        《中国慈善家》杂志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得的一份文件显示,早在2018年9月,该局就对七彩公司做出“不予许可”的决定,理由是“不具备人工繁育东北虎、亚洲象和孟加拉虎相应的场所和设施条件”。这意味着,阜阳野生动物园在未取得人工繁殖许可证资质的情况下,多年来都在非法展示展演、人工繁殖东北虎。
        5月10日,有媒体记者在阜阳野生动物园猛兽放养区看到,仍有多只东北虎、非洲狮在笼子里来回踱步,供游客观赏。阜阳市林业局自然资源监管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动物园里的老虎不属于园方,而是属于和园方合作、有资质的腾飞公司。2022年双方合作到期后,腾飞公司一直没有将老虎迁走。2023年5月、2024年3月,颍东区林业局先后两次向腾飞公司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指出该公司的动物巡护、养护等人员不足,现有条件不符合安徽省林业局核发人工繁育许可证的有关规定。
        经营纠纷致动物死亡
        调查发现,阜阳野生动物园非正常死亡的动物里,除了20只东北虎,还有大量其他野生动物。腾飞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2019年10月至2023年3月,阜阳野生动物园共有10只东北虎死亡;2020年6月至2023年8月,园中共出生11只小虎,仅1只存活;2021年5月、2023年8月,2只非洲狮先后死亡;2019年,1头成年长颈鹿死亡;2023年,2头出生不久的长颈鹿死亡;还有不同数量的猕猴等小体动物死亡。
        更让人担忧的是,即便是目前仍然存活的野生动物,也面临着生存危机,动物福利更是无从谈起。记者现场看到,多只黑熊被关在狭小的铁笼中,头顶的毛发已被铁笼磨掉,露出头皮,其中一只黑熊因常年处在狭小空间不能活动而导致四肢瘫痪;16只东北虎中,一部分被关在长约1.5米的铁笼中,放置在室外长达数年,吃喝拉撒全在这个狭小的空间完成;还有部分东北虎和非洲狮被关在光线暗淡的平房中,生存环境极其恶劣。
        关于园内野生动物的死亡,颍东区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部分原因是这些动物是近亲繁殖,基因不好,容易生病;还有部分动物年老体弱,属于正常死亡。腾飞公司法定代表人李良华则表示,因为经营权纠纷,阜阳野生动物园停发了员工工资,并把精心培养的技术骨干全部赶走,园中停水断电,导致野生动物饥渴死亡或寿命缩短。七彩公司法定代表人潘志超表示,腾飞公司和阜阳野生动物园已经没有任何关系,目前属于“恶意霸占”动物园。
        中国绿发会高度关注
        4月25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法律工作委员会(下称绿发会法工委)接到一位全国政协委员来电,反馈安徽省阜阳市某区是其定点帮扶区,咨询关于该区动物园管理方面的问题。这位全国政协委员留下阜阳市林业局某负责人的联系方式,希望绿发会法工委给予指导。随后,绿发会法工委针对安徽某公司未取得野生动物人工繁育许可证、已致多只野生动物死亡的相关事宜,与阜阳市林业局某负责人进行沟通。该负责人表示,正在协调开展对阜阳野生动物园中野生动物的救助事宜。
        绿发会法工委表示,将持续跟进该问题解决进展,并及时公布。
        多部门开展联合调查
        5月13日,阜阳野生动物园发布临时闭园公告,称由于天气炎热,园区部分场馆进行升级改造,5月13日至15日闭园,16日正常营业。13日下午,安徽省林业局相关工作人员回应媒体称,安徽省林业局高度重视此事,由阜阳市政府牵头成立的调查组正在专门处理。“省林业局也派出了督察督办人员到现场,以提供政策和业务指导工作。”工作人员表示,当天他们接到许多野生动物爱好者打来的举报投诉电话,“如在后续调查中发现涉事动物园的确存在违法行为,一定会严肃依法依规处理,绝不会包庇和偏袒。”阜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13日也发布了情况通报:当地成立市级多部门和颍东区政府组成的调查组,对涉野生动物死亡一事进行全面调查,对危害野生动物的违法犯罪行为严惩不贷,对有关责任人员严肃追责,后续调查和处置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延伸阅读
        “疯狂动物园”暴露了什么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动物园的参观需求增多,野生动物园也成为文旅行业新的投资热点。从数量上看,中国的动物园和水族馆数量早已高居全球第一。自2020年起,我国动物园行业迎来新一轮投资高峰,多个大型项目正在规划或建设中。
        回顾我国动物园的发展历程,现有动物园主要有两个体系类型。一类是早期建立的公立动物园,如北京动物园、杭州动物园、成都动物园等,此类动物园主要分布在省会城市,95%以上是事业单位,归园林局或林草局管理,收入上缴财政,所有支出按预算由政府划拨,主要依靠门票经济。
        这类公立动物园一般都有珍稀动物,同时主要职责是教育科研以及动物繁育保护。其区位主要在城市市区,没有扩建扩张的空间,同时门票价格受限。部分公立动物园由于客流量不足、经营不善等原因,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划归到企业。五一期间,因为“熊猫犬”冲上热搜的泰州动物园,就是一个典型。
        另一类则是以野生动物园为代表的私营动物园,例如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上海野生动物园等,阜阳野生动物园也在此列。相比公立动物园,这些民营动物园往往建在郊区,有较大的经营面积,门票价格和园区内的二次消费项目更为灵活。
        尽管对野生动物园的投资热情高涨,实际的商业回报却面临诸多挑战。有机构在2021年梳理多家民营动物园行业上市公司年报发现,受市场经营管控,经营权纠纷等因素影响,均出现亏损,一些地方园区更是资金链断裂。
        回归公益初心
        这两年,虽然随着旅游市场整体回暖,很多大型头部动物园客流量和营收有了明显改善,但行业整体经营状况仍然不容乐观。这反衬出在高投入的同时,动物园经营存在不确定性。
        此外,民营动物园也是各种事故和问题的多发区。如2016年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发生一起老虎伤人事故,2021年杭州野生动物园金钱豹出逃……这些负面新闻折射的管理乱象,又与社会大众日益增长的环保意识和敬畏自然、善待生命的理念背道而驰。这种服务和需求的错位,也是导致行业发展困局的重要原因。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应从两方面着手:
        一是思想意识层面,动物园要摒弃粗放式发展,回归公益初心,将生态保护和科普教育作为己任,彻底转变只重经济回报的畸形模式,积极探索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型经营之路。
        二是制度和体制层面,要以问题为导向,系统修订完善法律法规,明确权责,提高动物园行业准入门槛。比如,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动物福利标准;对公立和民营园区分类管理,充分发挥政府监管职能;提高对珍稀动物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动跨区域联动、实行区域化规模化运营;引入社会监督机制,建立信息公开、违规曝光和问责追究制度等。
        20只东北虎和其他珍贵动物不能白死,此事应成为一个典型案例,从中吸取深刻教训。只有平衡好经营和公益的关系,在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下转变发展理念,我国动物园事业才能重塑形象、行稳致远,真正履行起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教育的职责。
        文图综合楚天都市报、央视新闻、《中国慈善家》杂志、潮新闻、阜阳日报、澎湃新闻
        


辽宁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24-81680063 举报邮箱:jubao@ln.gov.cn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11-82489026 邮箱:bandaochenbaoxinmeiti@yeah.net
辽公网安备21020302000523号    辽ICP备08004184号-2
Copyright © 2008-2021 BDCB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大连半岛晨报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