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次以未收到外卖为由退单

华南广场“铁门姐”让外卖从业者叫苦


        顾客通过APP下单,要求骑手把外卖送到门口,可是却屡次以未收到外卖为由,要求平台予以退单。6月5日,本报接到外卖骑手反映称,在甘井子区华南广场附近出现了一个“铁门姐”,疑似利用规则“蹭吃蹭喝”。从华南广场到山东路,外卖市场秩序因此受到干扰:有骑手遭到投诉被平台罚款,也有商家被迫频繁地申请餐损……半年来,从业人员已不堪“折腾”。那么,“铁门姐”究竟是谁,事情真相如何?记者展开了调查。
        蹊跷
        外卖放门口却称“没收到”
        周鹏是一名外卖骑手。5月22日上午,他接到了一个送餐订单。订单信息显示,顾客为“杨先生”,在甘井子区山东路某商家点了熏肉大饼加煎蛋烤肠,已在线支付17.7元。送餐地址位于华南广场附近某栋居民楼“4楼2号铁门”,顾客还标注把外卖“放铁门里地下”。所谓的铁门,实际上是楼道里加装的一道门。骑手送餐时,需要把手伸进去拉开门闩,经过铁门继续前行,再把外卖放在门口。
        周鹏取餐后,来到杨先生家楼下。他给顾客打电话,无人接听;上前敲门也无人应答。“但屋里有动静,似乎有人,咋就不开门呢?”周鹏希望当面把外卖交给顾客,以免引发不必要的纠纷。可是,由于联系不上对方,他只好按照订单上的信息,把外卖放在顾客指定的位置。
        临走,周鹏特意给这份外卖拍了一张照片。他为何这样做呢?原来,几个月前,同样是这户人家点外卖,周鹏按对方要求送到了“铁门里”,可顾客却向外卖平台反映称“没收到”。事发后,他承担了“丢餐”的损失。这次,周鹏有所提防,拍照留存证据。果然,几个小时后,他接到平台反馈,杨先生再次以未收到外卖为由,要求退单处理。
        动机
        疑似利用规则“蹭吃蹭喝”
        “多亏留了一手,否则又要赔钱了!”周鹏把照片提交给外卖平台申诉,结果为:“商家、骑手、用户反馈不一致,无法判定责任方,默认相信用户平台承担。”
        5月24日,外卖骑手高强也接到了同样的订单,需要把熏肉大饼加煎蛋烤肠送至“铁门里”。然而,高强把外卖送到指定位置后,顾客杨先生又向平台反馈称没收到外卖,要求退单。“给杨先生送一次餐,配送费到手也就3.5元;最便宜的外卖也得10元,如果被投诉没把餐送到又没有证据,需要额外多跑3个订单,才能挽回损失。”骑手穆平向记者表示,一个月前他给杨先生送餐,打电话不接、敲门不开,整个过程与周鹏的遭遇如出一辙。穆平说,在华南广场周边,不少骑手都遇到了同样的情况,大家只好对此人敬而远之。“不仅骑手不接杨先生的订单,就连不少商家都不给出餐了。”
        那么,放在铁门里的外卖究竟去哪了,真的丢了吗?穆平提出了两个疑问:事情发生在老式住宅楼,住户都是老邻居,谁能一直“盯着”杨先生家偷拿外卖呢?同时,如果外卖经常丢失,为何还要如此频繁地点餐呢?退单后,顾客支付的费用将予以返还。众多骑手怀疑,涉事顾客实际上是在利用规则“蹭吃蹭喝”。
        说法
        此举干扰外卖市场秩序
        山东路某熏肉大饼店先后被杨先生退单两次,某面馆华南店也被退单两次。面馆工作人员说,5月30日,杨先生通过网络下单,点了一份肥牛炒面,但次日店方收到平台反馈称,因顾客未收到外卖,所以要求退单。奇怪的是,就在退单当日,此人又点了一份肥牛炒面,而后又要求平台退单。“涉事顾客的举动,给华南广场、山东路一带的外卖市场秩序带来了干扰。”提起杨先生,某奶茶品牌华南店的工作人员直言“被折腾毁了”。原来,杨先生先后在店里至少退单10次。“一个骑手把外卖送丢了,那么多骑手次次都能送丢吗?”工作人员说,店方正常出餐并交付骑手后,丢餐的损失是不用商家承担的,但却需要向外卖平台申请餐损。“退单那么多次,每次都需要申诉,哪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呀?”
        对此,平台客服回应商家称,如发现有恶意扰乱平台秩序以及影响商家正常运营的行为,平台将根据用户协议行为规范对用户的下单行为进行管控;如用户多次收餐后恶意退款,平台也会着手处理,会记录并纳入对用户的综合评估。
        调查
        “杨先生”实际是女儿身
        有骑手把外卖送到铁门里,敲门三次也无人应答。为避免再次“丢餐”,便躲在楼道里暗中观察。骑手发现,几分钟后杨先生家的房门打开,一名女子拿起外卖转身回到屋里。她是谁,与杨先生是什么关系?按照骑手周鹏的说法,女子就是“杨先生”本人,此前她的外卖平台账号疑似被封禁,所以就“改头换面”了,“她后来使用的账号,部分信息有所改动,但送餐地址还是原来的地址。”
        记者通过有关渠道了解到,涉事住户家中常年住着一对母女,女儿出生于1986年,并无杨姓人员在此居住。此前,骑手周鹏因“丢餐”一事报警,民警上门了解情况时,这户人家的女儿起初表示,“只退单过一次。”经周鹏提醒,她又声称,“今天(5月22日)还有一次,是因为骑手把外卖放在门口,后来就丢了。”
        为进一步了解事件详情,并核实骑手和商家的说法,记者于6月12日联系了涉事女子。电话拨通后,记者表明了采访意图,但她刚听到“外卖订单”几个字,就挂断了电话。几分钟后,她回电记者,声称想与记者进行交流。但就以未收到外卖为由退单的问题,她表示,“你去问外卖平台啊!”随后,女子又挂断了电话。记者再次拨打,却传来了关机的提示音。
        观点
        “用户导向”也应兼顾公平
        目前,已有骑手和商家向外卖平台反映了相关情况,希望平台能对涉事用户账号予以处理。同时,也有骑手表示,涉事女子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不过,骑手周鹏发现,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此事,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取证难”。骑手需要证明,当时的确把外卖送到了女子家门口,并且外卖是由她本人拿走的,如此才能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总不能一直守在人家门口吧?这样做不合适,也影响送餐效率。”周鹏表示,骑手在烈日酷暑中奔波在路上,确实挺辛苦的,虽然是谋生之举,但在客观上也为顾客用餐提供了便利,“为啥非得拿这个群体‘开涮’呢?”
        本市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伴随着消费迭代升级,当下各大外卖平台都采取了“用户导向”的经营策略。平台直面消费者的诉求,与用户积极沟通,遇到问题快速协商解决,此举有助于保障消费者的权益,获得了市场认可。但是,也有用户利用平台规则发泄私愤、不当获利,骑手莫名遭到辱骂的情况屡见不鲜,甚至强迫骑手帮忙跑腿、倒垃圾,否则就给予差评。业内人士认为,“用户导向”也应兼顾公平。目前,各大平台虽然建立了管控机制,但平台出于利益考量,不愿意“得罪”用户,管控力度有偏弱之嫌。他建议,外卖行业应建立健全行业规范和服务标准,开展信用评价,对于屡次违背社会公序良俗或违反法律的用户,应该封禁的要坚决拉进“黑名单”。
        律师
        建议外卖平台向公安机关报案
        对此,辽宁宏展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刘万昕表示,根据《刑法》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如果确有证据证明行为人利用规则恶意退款“蹭吃蹭喝”,且情节严重达到一定数额的,那么此种行为已涉嫌构成诈骗犯罪。若情节较轻,也有可能会受到治安处罚。他建议,可以由掌握数据的外卖平台来牵头,向公安机关报案。
        刘万昕表示,我国现行法律对外卖配送环节的规定较少,存在法律关系不清晰、责任不明确等问题。一旦出现纠纷,就只能依靠平台规则来处理,但规则是互联网企业以生存发展为前提制定的,如何切实、充分维护经营者、消费者和网约配送员的合法权益,仍需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他建议,有关部门应加强立法,引导行业规范有序发展。
        今年5月1日,《杭州市网络餐饮外卖配送监督管理办法》施行。《办法》明确了市场监督管理、网信、公安、商务、卫健、交通以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的管理责任。同时,《办法》还就配送环节某些具体情形作出规定。例如,消费者为索取不当利益实施虚假评价的,平台经营者可以采取必要的处置措施。
        (应受访者请求,文中骑手均为化名)
        半岛晨报、39度视频首席记者满文飞
        


辽宁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24-81680063 举报邮箱:jubao@ln.gov.cn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11-82489026 邮箱:bandaochenbaoxinmeiti@yeah.net
辽ICP备08004184号-2 公安机关备案号:21020302000085
Copyright © 2008-2021 BDCB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大连半岛晨报传媒有限公司